有人从地摊买的小瓶子,竟然是乾隆官窑拍出了几千万的天价,有人20年前几百块钱买的成化鸡缸杯,竟然在苏富比拍出了2.5亿的天价。看到这些,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,想到处去找找宝贝呢?先别急,出发之前啊,至少要有一点基本的常识。
很多老人家收藏了一辈子的东西,没有一件是对的,原因就在于他脱离了市场。收回来的东西结果都卖不出去,就真的成了收藏家了。市场是检验真假的唯一标准,好的东西送到大的拍卖行,次一点的送到小的拍卖行,再者就是各个买卖平台,如果你对收藏感兴趣。入门入手前,首先要去了解一下市场行情,不要动不动想去找那些过千万的大国宝,千万别以为自己捡漏,人家卖家都是傻瓜,只有被别人捡漏的可能
很多人都在找宋代五大名窑,现在市场出现的五大名窑,看都不用看直接否定,原因很简单,一个人一辈子能遇到宋代五大名窑的机会跟中五百万一样,甚至更难,因为这类东西在古代就是官窑。普通人家是根本看不到的,有钱也买不到。在古代,皇权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力,他们用的瓷器,岂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就可以轻易获得的?官员想拥有官窑还必须是皇帝赏赐才有。大家想想看,我们现在想去见一个县长、区长、市长有多困难,何况是皇帝呢?所以我们普通人要对这些官窑皇家用瓷有敬畏之心。明晚期到清代的普通官窑还是容易见到的,但不建议初学者一开始就去学习这个,这样学习成本太高了。
瓷器收藏先从清三代开始,从康熙到乾隆的民窑,可以每个年代的买一个标准瓷器做标本,先认识什么是新,什么是老,标本很便宜,烂点都不怕,不要买瓷片,因为瓷片玩的再多,遇到整器还是分不清新和老,完整的立件也不要买,完整立件会非常贵,会让的学习成本会变得非常高,这类贵的立件瓷器通常要等有一定的基础了再买,刚开始买常见的盘、碗之类的。从康熙的瓷器开始,有些有冲线磕碰的,价钱只是全品的一到两成,就好像康熙时期的五彩盘子,因为有很多冲线,1000多就可以买到,如果是外销瓷就更便宜了,小几百就可以,如果再差一点的,例如缺一块的,100多块钱就买到了,这些都是非常好、不错的学习标本。
由老普残、到民窑细路,再到民窑精品,再到普通官窑,再到官窑精品,慢慢认识,慢慢升级,才是一条正确的收藏之路。 |